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從總圖借了"小樹的故事", 它的名字怎麼那麼熟? 因為它就是"少年小樹之歌"的電影版, 也是大一國文老師所推荐的讀物.

  內容大略是描述印第安人對於自然的哲學觀如何去影響他們對於下一代的教育. "小樹"由祖父母扶養於山木之中, 以自然為師. 而片中側寫當時白人對於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歧視現象.##ReadMore##

  其中, 因主角未接受一般的學校教育, 其監護權被美國社會局官員強制轉移至轉為印第安學生設立的住宿學校. 雖名為學校, 幾乎是為漂洗學童印第安文化而設的集中營. 軍事化般地按表操課, 美式飲食,美式文化, 就直接壓在未成年的學生身上.

  為教導英文, 在黑板上懸吊鹿的掛圖, 老師執著教鞭大力拍在黑板上:"what's this?"

  "deer"

  "那牠們在作什麼嗎?"

  "牠們在跑...", "他們在追逐..."同學們接二連三的回答.

  小樹想到答案了:"牠們在交配!"眼神露出偵探般地光芒:"牠們很明顯有 '騎乘' 的動作, 而且從週遭的樹葉即可判斷, 時值..."

  老師氣沖沖地走來, 打斷他的陳述, 也把藤條恨恨地甩在他身上, 就因為他的表現不同於學校的價值, 成為一個"美國小孩". 小樹因此被關在禁閉室中, 真到他爺爺來"劫獄".

  雖然在抱怨台灣的教育現況, 相較於國外的關禁閉,學長學弟制等"威脅", 我們的升學主義, 文憑主義等"利誘"似乎還稍徵好一點?

  而美國的初等及中等教育, 雖然為我們模仿的對象. 但美國教育強盛的應該是高等教育吧! 美國大學吸引了世界的豪傑們, 而美國教育成功是在外來的"吸引"還是內在的"培養"?

  而台灣的教育方式在面對原住民及新台灣之子時, 如何避免教育淪為強灌主流文化, 壓抑甚至毀壞其原生文化的政治同化手段?

--

  知識分子最大的毛病, 就是強灌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

0 意見: